1. <tni class="plxlg"></tni>

      5657威尼斯

      1. <tni class="plxlg"></tni>
        国学课程软件资源

        学传统之“文”“化”为人之道

        2020-05-18

        “凡作传世之文者 ,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经典之作之所以流传千古皆因其载之以道 。好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往往给人以希望。为何要强调“以文化人”?“文”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和精神意志的象征 ,文人士子怀揣着文化抱负,力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知识并不等于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 ,目的在于正教化、淳风俗、知礼义、识廉耻,这也是以文化人的根本所在。

        “传统文化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最根本的是什么 ?要传承的是什么?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做人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书法、古诗词、曲艺等是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 ,这些形式里面共同的东西是什么?通过这些我们要给下一代传承什么?根本还是在做人的道理,而做人的道理主要还是从经典中获取 。

        《大学》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注意,‘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就是说事物都有根本和末梢,做一件事情有开始有终结。在本末和终始上,要懂得其中的关系 ,处理问题的先后有个次序。传统文化教育也是这样,根本就是要让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现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价值观混乱以及坑蒙拐骗等不良风气和现象表明 ,中国人最缺的就是一种共有的信仰,共有的价值观。现在之所以要强调学习传统文化主要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根源在哪里 ?最重要的直接的根源就是文革十年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把传统的道德,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都给否定了 。现在提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根本的拨乱反正,也是一场思想解放 ,就是我们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对民族、对我们今后发展的意义。”

        学传统之“文”“化”为人之道

        学习为人之道 ,修己安人 ,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经典 。顾炎武说,孔孟讲的道理,一是博学于文,一是行己有耻。就是要学习经典,身体力行。对于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来说 ,这是本;京剧、书法、诗词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是末。但它们又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经典上讲的道理是抽象的 。要真正理解经典,需要通过文学、历史、诗词 、戏剧等形式,后者更具体 ,更生动,更丰富。“传统的京剧中就传达了道德观念 、人生的理想。所谓文以载道,诗词也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不是简单地对事物进行描写,其中都反应了作者的感受和人生追求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比如说儒家提倡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过去人们常常批判 ,说这是统治者用这些来控制人民为其服务 ,为其统治而牺牲的等等。其实并不是,这种牺牲是为了某一种信仰,是中国人,特别是传统士人的一种人生追求。” 比如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宁死不降 。临终他总结一生,说一辈子读圣贤书,学的就是成仁取义的道理,回顾一生,终于做到了,‘庶几无憾’。这本身就是他人生的一种追求,他把这种追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反过来说 ,如果做不到这点,他就会有遗憾 ,晚节不保了。所以讲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大家比较熟悉的话都是文学的语言 ,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本末的角度讲,经典是本,古诗文 、戏剧等是‘末’,是一些人领会了经典之后通过文学语言表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年轻人学的时候这些东西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从‘本末’来讲,经典是最重要的,这是根本,但从‘终始’来讲 ,可能需要从比较具体 、比较生动形象的地方入手。”

        学传统之“文”“化”为人之道

        谈到传统文化的以文化人 ,家庭 、学校 、社会这几个层面都能涉及到 ,这几个方面的良好配合是很重要的 。“现在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学校教育要和家庭配合,如果家长对这个问题不认同,即使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得挺好 ,回家以后也给消化掉了 。社会对人的影响就更大了。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个问题 ,现在有的人在谈经典学习就强调说你只要背就行了 ,他的理由是古代就这样 。其实他忽略了古代教育的大环境和现在不一样 ,古代的学校有一套学规,就是一种道德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 ,古代孩子家庭生活中也有一套教育在,社会上也有一套礼教 。所以他背了经典,经典里的一些东西与实际生活中是一致的,所以能够相得益彰 。现在情况不是这样,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东西和家庭的教育,与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往往是冲突的 。所以你仅仅背诵 ,效果就差。通过背让孩子理解,他理解不了 。极端的情况就是在学校里接受了 ,回家就否定了。所以现在学校比较注意和家长沟通,有些活动吸收家长参加 ,或者给家长做讲座 。

        学校里有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比如说语文课里的古文 、古诗词,重要的是老师的理解要深刻,不只是从文学的技巧上来讲。所以学生不一定都要读经典,将来课怎么讲 ,哪个阶段能够让他学生经典,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但老师先读经典是必要的,老师都能认认真真地读《论语》。老师如果能够深入地理解经典的根本,他自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 。也就是说老师只有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基本道理的理解 ,才可能做到以文化人,将道理传递给学生。

        对于家庭来说,家训和治家格言在治家做人的基本道理上能给人以良好的指引 ,都值得很好地提倡和宣传。有的家庭没有家训,甚至不识字,但淳朴的家风却代代相传,也很值得尊重。中国人有那么一种做人的基本准则 ,不管多困难都能遵循这种准则,而且不觉得苦,认为是理所当然。在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还留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这种世代相传的道德值得是发掘传承的,我们文化的力量在哪里 ?就在这里。”

        “现在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提倡大家来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如果能形成这么一种空气,让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很重要,有一种愿意学习的态度 ,那就是个很好的开始。老师也好,官员也好,他们不理解就很难落实到行动上去。应该一步一步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哪怕是从末梢的地方 ,也要肯定。当然希望他们能够懂得通过这些,把目标落在做人的根本上。

        标签

        最近浏览:

        全国服务热线

        tel2.png0531-89653806

        营销中心: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唐冶中路4567号鲁商凤凰广场1期2号楼27层

        生产基地:临沂市高新科技产业园

        公司邮箱 :jinyangjiaoyukeji@163.com


        5657威尼斯国学.jpg     5657威尼斯劳动教育.jpg


                  5657威尼斯国学                       5657威尼斯劳动教育

        Copyright © https://www.tcsjnc.com/山东5657威尼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9053043号-3 主要从事于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等主题功能室打造,欢迎来电咨询 !
        服务支持:
        1. <tni class="plxlg"></tni>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