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ni class="plxlg"></tni>

      5657威尼斯

      1. <tni class="plxlg"></tni>
        国学课程软件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2020-04-14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很重视对儿童施行早期教育 ,提倡及早教育。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精辟见解 。先哲们认为人的幼年时期注意力集中, 记忆力强 ,学习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因此应及早教育。“人生小幼,精神zhuanli,长成以后,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这是颜之推的原话。

        在培养子女的行为习惯方面, 提倡以预防坏习惯的产生教育应走在前面。比如《颜氏家训.教子》中谈到“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愤怒日降而增怨 ,逮于长成 , 终为败德。”而北宋的程颐也认为“盖人之幼也 ,智愚未有所立,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 盈耳充腹 ,久之安习 ,若固有之者 。”这段话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人在幼小的时候 ,还不能辨别是非 ,应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格言,天天在他们面前讲说,使其耳朵听的 ,脑子记的全是这些内容,久而久之子女对这些教诲就习惯了 ,好象本来就有这些观念一样 。这里他不仅论述了教育应及早及时同时也提出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民间广为流传的“ 孟母择邻”的故事 , 虽然有轻视体力劳动者的一面, 但它也说明我国古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环境的选择 。也正因为孟母善择友邻,才导致“及孟子长,学文艺 ,卒成大儒之名。君子之谓孟母善以渐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古人不仅善于利用好的环境去影响人,使子女在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同时,也重视周围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对子女的影响。西周时有人提倡小孩“与善人居”, 而不与恶人交往。可见为了教育好子女,古人提倡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环境,为子女提供一些正面人物做为学习的榜样。

        在这方面颜之推的论述更为绝妙“是以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芬也。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生活的时间较长 ,对子女影响最深的是父母的言行举止。故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像孟子所说的那样“言必信 ,行必果”不能欺骗 。

        韩非子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 为汝杀彘’ 。适市米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可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乏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逐烹食也。” 曾子杀猪的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做父母的不应欺骗子女,因为子女年幼无知,模仿力强,判断力差,容易模仿成人,假话说多了容易养成欺诈的习惯,长大以后很难进行纠正。

        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最伟大最生动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发生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的爱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然而爱子女也是有学问有讲究的 , 并不是怎样爱都有积极作用,要使父母对子女的爱起积极作用,必须对子女施以正确的爱 。 那么 ,怎样爱子女才是合理正确的呢 ?宽严相济 ,爱与教结合。古人对子女,既提倡严格管教,又提倡热爱孩子 ,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

        如果把孩子的坏习惯归于孩子身上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家庭教育中本末倒置的现象 。这种父母不但没有教育好子女,还往子女身上推责任。而为了使子女健康成长 ,孩子幼时必须严格教育 ,同时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 。爱子女必须教育子女 ,严格教育子女才是真正的爱子女。《阳玉阁五种》中也谈到“爱子之道在于教,教子之道在于严,严斯威也 。爱而不教犹不爱也,教师不严犹不教也。” 同时指出教育要讲究方式。“教得其道,则子孙贤良,教失其道则子孙不肖。”

        传统家庭教育还提倡对待子女要公平 ,要平均施爱 。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道“父母爱子贵均。父母均其所爱 ,兄弟自相和睦。”提出:父母对子女应该一视同仁,不可偏爱 。偏爱会导致许多弊端 。


        标签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国学?2020-03-30
        下一篇:山东省新获批一所孔子学院2020-04-21

        最近浏览:

        全国服务热线

        tel2.png0531-89653806

        营销中心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唐冶中路4567号鲁商凤凰广场1期2号楼27层

        生产基地  :临沂市高新科技产业园

        公司邮箱 :jinyangjiaoyukeji@163.com


        5657威尼斯国学.jpg     5657威尼斯劳动教育.jpg


                  5657威尼斯国学                       5657威尼斯劳动教育

        Copyright © https://www.tcsjnc.com/山东5657威尼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9053043号-3 主要从事于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等主题功能室打造,欢迎来电咨询!
        服务支持:
        1. <tni class="plxlg"></tni>
          XML地图